《文创产品设计》课程是四年制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三年级学生所学课程。本课程自2010年以来的建设与发展,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单一课程阶段,内容强调概念文化创意设计;混合课程阶段,利用学习通工具,开展翻转课堂,教学内容扩充为线上线下混合;模块课程阶段,在纪念馆开展红色文创产品设计与成果孵化,形成创意价值、创意设计和创意孵化三大模块;提质升级阶段,2022年立项省级一流混合式课程建设,引入国家级线上课程、规划教材、数字技术、高新技术企业优化升级,2025年被评定为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课程负责人为美术与设计学院吕紫薇。
课程负责人为哲学博士、中国美术学院优秀研究生、湖南省教育厅职业技能大赛命题专家评委,湖南省教育工会素质教育专家、湖南省级创意孵化基地签约手艺人,曾获国际red-dot红点设计大奖。主持省级社科成果委员会项目,出版专著,并发表科研论文10余篇。主持省级本科一流课程,长期坚守教学一线,教学效果深受学生和同行好评,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成绩每年均为优秀。指导学生立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大学生学科竞赛获省级奖20余项,被评为省级优秀指导教师、校级先进个人、优秀教师、优秀创业导师。
本课程团队由教务处处长及学科带头人张娴教授、同头课教师谢一槐副教授、原纪念馆馆长艾建玲教授、原教学副院长曾小红副教授、全国优秀人文社科普及专家等教育领域优秀人才组成,长期致力于教学创新和研究。教师团队产教研综合能力突出,团队成员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项,湖南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8项,湖南省高校教改项目1项(结题鉴定优秀),一般3项,发表专著5部,相关学术论文100余篇。获教育部信息中心评委评为“先进个人”,湖南省高校艺术教育科研论文二等奖、湖南高校多媒体教育软件大赛三等奖。多次评为省级国培优秀培训者,被评为全国最佳指导老师(6次)、优秀指导老师(3次)。
一、课程概述
本课程4学分,总课时64课时,其中线上课时20课时,线下44课时。本课程是专业核心课,以弘扬“一师精神”,对接湖南“数字文创”产业发展需求,培养具备“观、思、绘、制、创”五大核心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文创设计人才为目标。
1、知识目标:系统掌握文创产品设计的核心知识与理论,掌握文创产品设计基础设计流程与方法,能够打破知识壁垒,具有跨学科的综合知识结构。
2、能力目标:具备独立观察判断、综合思维、数字绘图、产品制作、创新创业五大核心能力,以国家文化发展战略与新湖南文化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胜任文创产品设计工作。
3、素质目标:能够展现良好的文化底蕴,树立正确的设计价值观,有较强的创新、协同、互助共赢意识,并能以“爱祖国”、“爱家乡”、“爱一师”的思想引领开展项目,以传承“一师红色基因”为己任。
二、教学设计
本课程开发出混合式教学“六步法”:视频式自学、闯关式测验、集中式讲解、师生式共创、项目式作业、一师精神育人。
课前,学生利用学银在线平台,进入文化创意产业课程观看微视频、阅读教材,自学教学内容;通过SPOC闯关测验,及时检验自学效果。
课中,教师根据课前测验情况,灵活衔接文创产品设计教学内容,对学生的疑难点进行集中式讲解;学生通过研讨式快报,研讨前沿进展。
课后,学生利用SPOC平台,通过项目式作业探索学科前沿,基于青年毛泽东纪念馆文化,在生成文创产品的过程中感悟一师精神。
三、课程教学内容及组织实施情况
以线上国家级《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前导课程,精选五大模块内容,弥补学生宏观中观知识不足的问题,要求学生自主学习获得启迪。以国家级规划教材《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内容为蓝本,构建有深度的线下课程内容和资源。根据人才培养目标,适当补充文学、历史、数字技术等跨学科知识,充分利用国家和省级一流课程资源,国内外大型学术数据库以及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基地,开发相关交叉创新课程资源和案例,建立线上资料库,师生随时通过SPOC学习、使用课程资源。
教学实施分线上自主学习、线下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探究。描述性、概念性知识为学生线上自主学习内容。观文化实景、思传播载体、绘文创故事、制功能产品、创推广模式的方法,为教师线下课堂教学内容,通过SPOC平台针对25人小班组织选人、抢答、课前小测、课堂练习、互评、平时作业和期末作业考试等教学活动。通过师生互动,激发学生问题感与创新欲。
四、灵活机动的教学方法
在课程目标下,总体教学改革举措是构建德智融合、科教融合、学科融合、专创融合“四融”模式,涵养设计人才德才兼备的品质,提升设计专业学生交叉创新的能力。改革以教师为主导的“案例讲授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生成式”教学方法,运用线上线下混合式课堂,灵活开展体验式、沉浸式、共创式教学,将红色文创产品作为学生精神塑造的载体,学生设计开发的流程即是设计专业人才德育智育的过程。“沉浸式”教学法,是学生在革命纪念馆实景,VR数字展厅教学环境中,搭建学生与红色文化的情感链接,起到精神引领的效果。“体验式”教学法,是学生体验创新创业过程,培养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激发创业热情。“共创式”教学法,是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共同探寻解决方案,实现创新设计目标。课堂教学中,教师创设“三表五力”教学法,引导学生表演消费者、设计师、创业家,帮助学生体验记忆设计流程。教师提炼五大核心能力,“观,思,绘,制,创”,帮助学生掌握文创产品设计学习重点。
本课程的创新特色具体表现为:
1、“文创产品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创新。利用国家级一流在线课程文化创意产业,弥补教材的局限,重构文创产品知识图谱。坚持“红色文化”精神引领,讲革命故事,观文化实景,思传播载体,制功能产品,创推广模式,以红色文创产品为精神载体,打造完整的德育智育课程内容体系。
2、“四融四式”“三表五力”教学方法创新。“四融四式”教学模式与方法,达到培养文创产品领域拔尖创新型设计人才的要求。有效提升学生的交叉创新能力、价值判断能力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三表五力”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文创产品设计学习重点,体验记忆设计流程,使学生易学,成绩更优异。
3、“ 数字赋能”教学技术创新。紧跟学科前沿,结合人工智能、新媒体技术开展“文创+智能”“文创+数字”教学技术创新,教学过程使用AR数字展厅,数字孪生技术打造虚拟教学空间,教学成果孵化出3D打印文化IP、VR非遗数字书、AR宝庆竹刻灯、一师校庆NFT数字藏品等数字文创新形式,快速适应教育教学数字化与数字文创产业发展要求。

线上线下多维融合新教学体系

校企合作项目实战育人

学生创新设计与研究成果丰硕

示范辐射作用强,红网专题报道浏览量超10.7万
一审:谭媛元 二审:蔡惠萌 三审:杨虎智